国内 AI 芯片好坏:寒武纪 MLU370 买得多, A100 的 60-70%;寒武纪服务态度与体系好;对接效率高;断货风险小; 壁仞宣传做得好,但实测的卡不太拿得到,量产能力可能不够。海光量也够、参数也不错,技术与供货角度都比较好 但海光在美国黑名单里面,有出海生意的厂商不敢用 ,容易被连坐。
Q:OpenAI 为什么 17 年转向 PyTorch 框架?
A:API 迭代稳定性比 Tensorflow 好,开发者调用/使用 GPT 的门槛更低。
Q:GPT4.0 的参数规模? GPT5.0 什么时候推出?
A:万亿水平。 GPT5.0 已经训练完成,具体推出的时间点网上查到是啥就是啥(网上传的是 23 年底)。 GPT5.0 的参数 规模未知,得到 PR 文出来。目前大中华区 AI 实验室模型的参数调整已经暂停,什么时候重启不确定。
Q:GPT5.0 较之 4.0 主要提升的地方还是多模态的能力?
A:除了多模态能力提升外,还有一些垂直应用场景的延伸&跟 partner 在应用场景的整合与细化。官方的 GPT5.0 信 息在 PR 没出来之前没有准确的数。ChatGPT 出来之前已经在做一些垂直场景的应用功能, 比如语音生成文本、虚拟 现实中的语音、文本生成、视觉交互、低代码开发等之前都有相关解决方案。
今年微软商业战略有些调整:把几条产品线取消, 比如微软 Viva (企业内部的 CRM、员工管理、知识库管理)、 hololens 事业部(商用混合现实技术产品线)中的 AR/VR/MR 原来是有针对工业元宇宙、数字孪生等场景有整合的解 决方案, 去年年底把工业元宇宙与数字孪生团队取消, 23 年 all-in GPT。
微软有 3 朵云:Azure 云服务(目前 GPT 部署在上面)、 GPT 将拓展到另外两朵云: 办公全家桶(MS 365、Teams、VIVA 等)、 Bussiness Application (PowerBI 等产品) 都会整合 GPT 能力。
Q:4 月 18 号世纪互联推广 Teams 与 MS 365?
A:Teams 登陆中国去年 8 月就已经规划了,跟 Copilot 的发布没有必然联系。
Q:要发布的 Teams 国内版没有集成 Copilot 能力?
A:这次会议的主题是“强 AI 时代的组织效能升级”,Teams 与 MS 365 套件本身就有些 AI 功能, copliot 是在原有 AI 能力基础上加持 GPT 能力,比如语音文本生成、格式/内容生成等。这些都在 Roadmap 上,去年 11 月已经在做战 略规划与小范围测试了。4 月 18 号这个节点与 Copilot 没有必然关系,去年就规划了这件事。
Q:4 月 18 号不会有 copilot 插件?
A:不是因为 copilot 开的会,但这个功能什么时候发布不知道。开这个会是我们去年已经确定的“Win back”战略, 国内过去盗版昌盛、市占率也低, 也催着世纪互联来加速推这个事, 去年没发布是因为世纪互联在国内的数据中心建 设不够完备,微软在国内的北三数据中心落地后存储与算力上来了, 今年才要回到中国。总部本来也是不 care 的,但 大中华区有收入增长的诉求。 Copilot 这个 feature 去年已经测试的比较成熟了,18 号有发布可能,feature 全部ready。
Q:MS 365 之类的产品集成 copilot 能力后, 短/中/长期 ARPU 的展望?
海内外的策略规划与战略执行的思路类似, 只是中国区短期侧重市占与正版化多些。
Q:关于数据安全的问题,目前我们跟大陆监管机构如何沟通的?
A:没有直接沟通。有关安全与合规问题,我们在中国的策略落地较之海外有时延,主因: 1)市场规范化程度; 2)地 缘政治/中美关系问题;合规问题目前还游走在灰色地带。
Q:目前我们面临哪些数据监管的问题?
A:三个问题: 1)数据安全:用户隐私数据/数据访问权限问题;这是技术层面能解决的问题,比如通过网络访问节点 的权限控制能进行规范化,这是微软安全技术/合规体系比较成熟的部分,也已经融入三朵云的底座中去了,比如端点/OS/网络控制,我们只要进一步对数据访问进行规范化, 这个问题就能解决。我们已经做过实验,在 linux 服务器上, 针对 GPT 模型进行针对数据访问的微调, GPT 在用户访问时能反映某些问题涉及的数据是没有经过授权的, GPT 会终 止操作。 2)合规/数据出境问题: 不止是微软的问题,阿里、腾讯也有这个问题,全球也没有特别好的监管方法; 3) ESG 与伦理问题:系统性因素,需要技术与宏观监管体系都比较成熟后能克服。好的点是很多类似的问题以前也遇到 过,比如 4G、5G 普及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,后续都陆续解决。现在可以明确的是数据安全涉及的技术问题我们能很 快解决, 监管要求的变化需要等待与跟随。
Q:跟意大利目前是怎么沟通?
A:现在还在沟通中,意大利其实算特例。全球范围内大型互联网企业 CEO 在当地被判刑的只有意大利,意大利对新 技术引进比较左派/排外。 当年也解决过很多 GDPR (一般资料保护规范)涉及的合规问题。归根到底这种问题的解决 最终就是罚款, Google 当年也面临过数据安全与反垄断的罚款,这个问题最终会解决。
Q:亚洲地区 GPT 账号出现大面积封禁的原因?
A:有几件事是一起发生的: 1) 我们现在在查 1 人多账号、用户行为合规的问题; 2) 意大利、三星反馈 GPT 有数据 安全隐患;这些问题有些关联,我们规范账号与行为合规也是为了解决安全隐患,我们走在行业最前端,很多监管问 题最先遇到,从微软过往的运营角度来说,都是比较保守的, 在用户合规与监管方面我们暂时是比较保守的,通过安全审查后,账号访问权限还会放开。
关于 GPT 在大陆的可用性问题:一段时间内在大陆可用的可能性不高 ,两个原因: 1)算力/存储问题:在国内的数据 中心资源还不够;2)监管问题: GPT 模型目前不是在中国训练,涉及数据出境问题;还是可以翻墙出去用,但单个 IP 能有几个账号、整个收费模式如何还得看,当前以应对合规审查为第一优先级。(商业模式: funing-model:免费使 用,为流量/特定功能调用付费; Subscrption-model:订阅)。
Q:如果我们数据中心能满足几千上万 PD 的算力需求,可不可以在国内训练不出境,还会有监管问题?
A:理论上可行。但我们在国内是要看收入与经济回报性价比的,这些投入在国内如果收不回成本就不值当。从中国区 对微软的收入贡献来看,未来 3-5 年在中国训练大模型的可能性不是很高。除了经济回报的问题,我们也遵从美国方 面的法规要求, 最先进的技术不能在大陆应用,就像 Teams ,国内出了这么多竞品后, Teams 才登陆中国, 就是因为 最先进的技术不能立刻来到国内。中国市场变化也特别快,有顶尖研发人才&相对便宜的工程师,我们的先进技术如果 马上带到大陆,被 copy 的可能性很大,不能保持技术先进性。腾讯与字节跳动都是微软头部客户,我们采用的是竞合 策略,我们希望在比较长的时间跨度能把优势技术赋能给他们, 而不是很短的时间就被他们学会我们的核心竞争力。
Q:如果说我们不能在国内训练模型,要应用 GPT 的话数据出海不可避免, 怎么赢回市场?
A:ToB/ToC 是两个策略。“Win-back”是针对 ToC/SMB,用得多是通用功能,copilot 也不需要特别多定制化训练, 通过 API/微服务开放通用模型就可以。
Q:copilot 不需要针对国内用户数据训练?
A:C/B 端客户用 Copilot 不涉及大规模数据训练,大 B 客户要定制化训练要上云。 Copilot 本质是订阅制产品的一个 功能,是我们“Win-back “市场的一个工具。
Q:copilot 通过目前啊流通的通识知识训练已经很成熟,不需要来自用户的增量数据?
A:其实现在的 office 365 已经有很多 AI 功能,比如一键换肤/生成模版等等,copilot 只是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水平, 你可以把这些 AI 功能全部集成, 通过对话式的方式快速实现, 文生图、语音生文本这些功能原来都不是集成 copilot 里的,而是要用到工业元宇宙等场景。 而且即使 copilot 需要做些推理,也不需要在 Azure 上专门推理,算力需求不 大,结构化的图片/文本不太占用太多算力,端侧可能就能满足算力需求。而且我们在世纪互联的数据中心上也部署了 轻量级的大模型(中模型)。
Q:我们内部觉得 ToC 这种模式不会涉及数据合规?
A:不太会。
Q:国内企业出海/海外企业进国内的 GPT 使用问题?
A:微软的合规体系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健全的,微软这套体系被安全审查的概率较小。我们反黑客/安全风险的能力 也是很强的。技术、架构体系、信誉都比较好。中国厂商出海会有美国贸易部门的黑名单问题,比如如果国内公司出 海,海外子公司不可能用华为云, 华为在黑名单里,再者有些芯片厂商可能也在黑名单里,那用这些芯片的服务器也 没法出海。国内企业出海直接用微软云与骨干传输网络就好,比如腾讯,是微软在大陆最大的游戏客户,腾讯在中东 没有数据中心与传输网络,在中东的生意是基于微软基础设施起步。腾讯后来做了自己的数据中心,他们的反攻击、 反入侵、社区运营等等很多东西是跟微软很类似的。做 ToB 大客户会涉及到利益交换。国内企业出海肯定可以用 GPT。 在华的外企方面,比如欧莱雅、一汽大众我们在谈 GPT 的使用。
Q:欧莱雅为什么能用?
A:数据中心在中国,可以私有化部署。比如星巴克中国的数据中心在国内。
Q:国内厂商的算力储备?
A:国内算力储备最多的是阿里(阿里云 A100 上万片左右;整个集团是 A100 阿里云 5 倍左右; 外部算力+集团+阿 里云差不多能到 10 万片算力 (1万片阿里云,其他 A100 是各业务线); 阿里今年 A100 有 30%+增速 ,8-9 个大客户 有大模型训练需求;已经在下单了,今年到明年初阿里集团能达到 10 万片量级); 大模型最好的是文心一言(Bert 体 系,年初 3000 台 A800 8 卡服务器;全年5 万张); 国内看好百度、字节,有算力、算法/模型团队、聚合数据能力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