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打算全职独立开发,我有一点建议

内容纲要

可能是大环境不好,最近看到不少人因为意外被裁,觉得既然要找工作不如自己干就开启了全职独立开发之路。但是轻视了很多独立开发的困难,所以我把全职独立开发要考虑到的一些问题给大家分享一下。

独立开发最基础的技能要求

我觉得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,自己是否具备独立开发的能力。如果自己基础技能达不到,强行开发一个产品只能是竹篮打水,失败是必然的。

我把一个产品分为4个部分:创意(产品定位)、设计、研发、运营推广。

我认为一个独立产品要成功上面4个部分要有一个部分做到优秀,一个部分做到中上。如果你是一个人,就意味着你要有两个模块的技能。如果有两个人,那么分别有一个部分做到优秀就可以了。

我的产品潜力公式是这样的:

产品潜力 = 10创意 x 设计 x 研发 x 2运营推广

产品创意是独立开发的基础核心,没有一个合适的产品定位后面一切都是空谈。沙漠里能种出水稻吗?能,但是成本上划不算。产品上也是同理,如果一个用户的成本是50元,我只能从上面赚到5元,那么这样的产品有什么意义呢。再举一个例子,阿里曾经要做一个社交IM产品(来往),阿里在设计、研发、运营推广上的能力肯定是拉满了,但是最后还是没有成功。

所以独立开发第一件事是想到足够让人兴奋的创意,这个idea还需要有合理的产品的定位,有可执行性。创意之后要衍生出独特卖点或者痛点,再去调研市场定位。如果你有了好几个兴奋的点子,觉得这个世界怎么没人做这个,和几个朋友潜在目标用户谈一下,如果大家都觉得挺有意思我觉得就算是值得启动了。你应该至少从5-10个点子里挑出最好的一个。如果你自己找不到这样合适的创意,我真的建议你再好好想想吧。你完全可以在工作中寻找创意,找创意这个事情你全职找效率也不会高的。

对于产品创意我展开一下。我看到最多的人就是说我想做一个日记、todo、记账,市面上都不满足我的需求。我觉得这样的创意不成立是因为他太宽泛了,一定是从一个特别具体的创意衍生出去的。比如我说我要做一个更好用的计算器,这就不算是一个成熟的点子。如果你说我要做一个给设计师用的计算器,设计师有的时候要按比例计算图片的尺寸,或者需要知道各个移动设备的ppi,一些像素转换。如果到这一层,我觉得算是有了一个合适的想法了。接着要去调研设计师有哪些特殊的计算需求,这个市场有没有同类产品。然后再找到几个设计师问问会不会想要这个计算器。

太多程序员或者设计师做产品,太喜欢在自己的职业技能舒适圈里,有一个功能目标就开始做了,在创意产品定位阶段反而很粗糙。假设我有两个月的时间,我觉得花1个月的时间考虑清楚产品创意、定位都是合理的,执行的部分其实对于产品最后的成功不那么重要。

总之独立开发第一个基础要求:要有好的产品创意,或者要有一个独立开发的产品思维。我见过太多执行强的人做平庸的产品,这类人我觉得可以选择一个人合伙做或者去上班。不适合一个人做独立开发的。

一个人合适吗

我见过设计师做的独立产品,她做好设计后选择找了一个程序员外包。也有不少一个程序员开发了一个产品后找了一个外包设计师做UI。一个人能做吗?一个人可以,但是前提是要有一个正确率高的产品创意。否则你自己花了时间做,又花钱找人做,最后会亏的一无所有。

就一个程序员做出好的产品,强功能型,不需要设计的产品有吗?有的,但是成功率很低。比如文本编辑器就是一个强功能不需要设计的例子。但是这种类型的产品首先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市场定位+一定的技术壁垒。因为如果其他人两个月也能做出来,这个产品如果定位真的是存在的话其他程序员副业就做出来了(甚至可以免费)。

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,我看到的单人独立开发最成功的产品是自力做的锁屏启动。业余开发时间小于4个月,弱设计,弱服务端,弱APP内容运营,正式上线两个月内下载量超100万,评分超高。收入的数据我就不知道了,但是我觉得保守估一个10w+是可以的。

在刚开始知道这个app的时候我会觉得这个app也太简单了吧(锁屏界面最多配置4个启动图标,点击后执行一个url scheme),居然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,以为是运气。后来在苹果组织的一次开发者活动听了他的分享,意识到一个成功的产品虽然有运气,但是实力的部分肯定也是不可或缺的。

我以这个产品举例来说明一个人做独立开发产品成功的一种可能性。

首先是产品定位。锁屏启动是 iOS16 的一个新特性,因此这个市场在 iOS16 正式发布前是空白的,因此这是一个全新的市场,所有人都在一条起跑线上。其次锁屏启动刚好具备功能完整性,针对锁屏启动单独做一个app这个方向是成立的,因此这个方向具备单点突破的可能,因为锁屏启动最多只能放4个图标,图标还是黑白的,因此设计量不大。

接着是运营推广部分。因为锁屏启动是 iOS16 的一个关键特性,AppStore 在 iOS16 正式发布的时候要选一个重点是锁屏启动的app推荐,自媒体宣传这个特性的时候也需要有一个锁屏启动app来承载。自力通过合理的运营推广在这个细分赛道里脱颖而出,被自媒体和苹果看到,乘上了风口。

因此这个产品成功的和研发、设计无关,在最核心的创意(产品定位)和运营推广部分拿了满分。通过这个项目我们也可以明白这个事情的难度:高质量的产品定位,相当出色的运营推广,够用的研发和设计(当然还要有一点点运气)。一个人要同时做到其实很难的。对比大多数的入门独立开发者,技能点是研发或者设计,其他三项技能都很差,就很难做成。

半数全职的独立产品团队都是两个人

我在全职独立开发前,搜索了互联网上有公开采访信息的几十位独立开发者。我发现超过半数都是两个人及以上。最多的是研发和设计组队(多是情侣)。

如何让你的产品成功率提高一倍以上?如果是一个人,那么再找一个人。假设你是研发,你的研发结果从70分提高90分是很难的,但是把设计从10分提高到60分却很容易。因为是乘数的关系,把另外一个维度做提升效果是一样的。

另外一个人是运营推广行不行?运营推广的前提是要有一个数据足够好的产品。运营推广是放大器,在没有一个好产品之前运营没有用武之地,除非你做的就是一个重运营的产品,比如社区这种。我们都见过不少垂直社区,功能不太好用,设计也很土,但是还挺多人用。这种就是产品定位好,运营做的好。完全可能是一个产品经理搭伙一个运营,产品是外包做出来的。

那么我刚开始就一个人,我是个研发,我现学设计、运营行不行呢?理论上可以,现实也能做,但是效果肯定差。这个思路我觉得就和需要大米,现在去种水稻一样。因为研发和设计都有一个经验门槛。一个新手0基础开始学设计,从学到练习、精通、实践,到能高效做出高质量的设计至少要两年。你花几个月时间去学设计,只能低效的做出低质量的设计。按照这个思路你不如做一个月外包,用这一个月外包赚的钱雇一个设计师。肯定比你自己花一个月做设计效果好。

先手搓一个产品原型

如果你最终觉得自己可以干,只有一个人也要开始干,那么你应该在最短时间内做出一个产品原型。特别注意,是一个产品原型,不是一个MVP,不需要真正的跑起来。在做原型过程中会促使你思考产品细节,有了这个产品原型也可以方便的和目标用户验证,和合作的人沟通产品创意。有了产品原型后再做一个最简单的MVP版本。把这个产品真正的运行起来,再验证一次。

通过自己手搓一个版本,你可以发现自己的产品创意到底行不行,能不能吸引人,自己能不能做出一个产品来。因为是验证性质,所以周期越短越好。千万不要埋头做了三个月,才发现这个产品不行,自己其实做不来。

如果你是一个人,我觉得有带一个产品原型去找合作伙伴,比一段美好的幻想描述更能打动人。有一个产品原型也能更好的验证自己的创意。

如果你是要从互联网上公开找陌生人合伙,我觉得那就需要一个 1.0 版本。因为大家都不认识需要有一个信任的前提,你做出了一个简陋的 1.0 版本至少说明你做产品的决心。否则靠几张效果图,就让一个陌生人投入给你做几个月我觉得是很难的。

我自己在1.0版本做出来几个月后,在网络上陆续就有一些设计师、研发、运营向我表达了想加入一起做的意愿(不拿工资)。我想如果你也是一个人,产品定位足够好,有个合格的1.0版本应该也能找到人一起做。

不要贪心,从小池塘开始

如果你已经决定开始大干一番了,我的建议是:从一个小池塘开始,先成为一条小池塘里的大鱼。千万不要幻想一个大众市场,不要以一个公司的体量决策。

小马拉不了大车,独立开发资源有限,尤其刚开始做更是一穷二白,考虑到风险承受能力所有的资源都要花在刀刃上。根本没有能力全链路的做好一个产品。哪怕这个产品最后有可能成为一个大众产品,早期也应该定位在一个明确的小众群体。因为是小众群体,所以成熟的商业公司才看不上没人做,但是因为独立开发者人少效率高,就算这个市场只能赚10万,如果两个人能短期做出来也是划得来的。

用户不是连接着的一片大海,是分散着的一个一个池塘。因此一开始就就要瞄准一个小池塘,先成为这个小池塘里的大鱼。不要想着一片海洋,在最开始能盈利支撑高质量的产品迭代就是成功了。在你成为了小池塘的大鱼之后,你就有立足点去思考找另一个池塘,还是找更大的池塘。

如果你能聚焦在一个特别细分的场景,那么产品也就有了边界,针对这个场景就容易做出独特卖点。

我觉得对于一个1.0版本的产品,做全平台完全是多余的,如果 iOS 不行,那么安卓肯定也是不行的。在你产品没有到达一个完成度之前,就做多平台完全就是一个加速消耗的行为。甚至我认为早期的付费会员也可以不要。产品没有做好,花几周时间做内购有什么用呢?也就是早收入千把块钱,我觉得性价比很低。会有这些决策说到底是太贪心了,觉得多一个平台我就能多很多用户,有内购就能多赚很多钱。早期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个:确保自己在做一个正确的产品。

耐心:做好18个月后才开始盈利的准备

我调研的那些独立开发者里,大多数都是在1年之后才开始收入转好。如果我粗糙的做一个统计分析,大概在18个月的时候才开始收支平衡。这些还是建立在最后有做出可用产品的独立开发者。我认识的一个知名独立开发,他的事业转折点发生在他花光了身上所有的积蓄之后。

所以如果你全职做独立开发,你的预期是应该是第一个产品大概率是失败的,花了半年时间,可能叫好不叫座,或者说太小众了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积累了独立开发的经验,有了一些用户口碑。在第6-18个月中又开发了两三款产品,其中有一款产品有了起色,综合起来收入可以覆盖支出。然后你再选择一个最好的产品做的更深,走向大众。或者在下一款产品商业化做的更成功。

如果你的预期第一个产品就要大赚,或者产品上线后就大受欢迎,半年时间就要赚钱,这些期待都是不现实的。本质上独立开发的技能经验不是只有研发或者设计一项,面向小众群体的高质量的产品决策、运营思路是一个全新的技能,需要在制作过程中学习锻炼。因此短期内就成功是不现实的。

总结

我认为一种合适的全职独立开发的起点是:一个经过验证的产品方向(可能已经有了一个1.0版本),一个可信的合作伙伴,然后你们有耐心一年不赚钱,于是启程一场伟大的冒险,做一点有趣的不一样的产品。

一种更保守的观点是当副业做到一定收入后再开始全职进入。我觉得这和风险承受能力有关,有的人喜欢保守一点,有的人可以承担更大的风险。我觉得这个看个人的未来预期。如果种种迹象证明这个事情值得做,我觉得早做、晚做都可以。

我觉得产品创意阶段,找合作伙伴,做1.0版本,用户验证这些都是完全可以在下班后做。因为这些部分全职并不能提速。全职想创意,只会让你有更大的经济压力。上班期间留意调研某个细分行业,心态就好的多。

不好的开局:因为对一个创意盲目乐观或者意外失业几乎0准备开启全职独立开发。预期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收入达到工作的水平。因为前半年在熟悉独立开发的技能,验证产品收入没什么进展,半年之后因为产品没有起色开始焦虑,如果这个时候再面临家庭的压力就更惨了。在这种压力之下可能就会动作变形,追求快钱,就更做不出好产品了。

我个人对独立开发还是乐观的,中国这么大市场一定是有一些细分市场、细分需求的,这些小池塘天然就适合独立开发者尝试。只不过做这个应该摆正预期,赚快钱的心态不适合独立开发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程序员

Google Gemini技术报告要点提炼

2023-12-7 21:19:35

程序员

不刷题,不面试,来看看算法学习在编程世界中的真正价值

2023-12-22 12:59:34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